特邀嘉宾:国家制造业中长期规划课题综合组核心成员、清华大学教授柳百成院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吕薇博士 主持人:中国工业报记者韩金池 柳百成 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名誉理事、北京市铸造学会副理事长 吕薇 博士,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副部长、研究员、获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
马丁·沃尔夫提出的问题:中国的快速增长还能持续多久,其实也正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制定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这正是中国制造业获得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清华大学教授柳百成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吕薇的观点也让记者对温总理的《报告》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劳动力成本优势不能持久 主持人:中国经济所以能够取得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世界的制造业都在向中国转移——中国有着更为廉价的劳动力。但是时至今日,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还能维持多久? 柳百成: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只是暂时优势,不能持久。原因有两个:一是投入产出比并没有优势。制造业1小时劳动力的价格,美国是30美元左右,中国大约是2美元,美国的成本比中国高15倍。但是,美国的劳动生产率也比中国高10~20倍。投入与产出一起算下来,中国和美国差不多。二是世界上还有比我们更“发展中”的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是1美元左右,比中国还要低。非洲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也比中国低。 吕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本是在全球流动的。哪儿有成本优势,资本就向哪儿流动。同时,资本的流向不仅仅是由劳动力成本决定的,这一点从国内发展和产业布局就可以看出来。虽然我国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比东部沿海地区更便宜,但是资本却更青睐于沿海地区。决定资本流向的还有其他因素,如投资环境、人才因素、技术因素等.
传统发展模式资源难以支撑 主持人: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已占据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但是,制造业发展中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那么中国制造业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柳百成: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首先是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4%左右,但是却消耗了全世界约50%的水泥,30%的钢材。其次是产品低端,附加值不高。以铸造行业来说,我国铸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5%,居********位,但是普通铸件占到了大约60%,国外是40%。我国的普通铸件比例比国外高20个百分点。第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装备制造业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我国比工业发达国家也是差10个百分点。 有一位院士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还是延续这种粗放式的增长模式,那么到2020年,3个地球的资源也不够我们消耗。 我国制造技术也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国外形容我国的制造业是照搬照抄的制造业。二是制造技术的基础薄弱。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只注重追求产品和型号,忽视基础和工艺。三是企业的创新体系尚未形成。据报道,只有25%的企业有研究中心,有研究活动的大中型企业仅占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