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专家刘安丽带领技术人员制造了一只高智商的机器手。 这只手,在鞍钢板材上切割出一个个线条流畅的图形、为天津中海石油立起一个个禁得住风吹雨打的钻井平台、支撑起2008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屋顶的精密网架…… 这只手,淘汰了传统的手工作业,将焊割、冷热加工、H型钢生产等行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5至20倍,也让刘安丽创办的四海数控集团改写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一直由德、日两国进口的局面,成为国内****的数控焊、割机器人研发、制造及出口基地。 改写中国工业机器人历史 如果用人手和工业机器人的机器手作一对比,四海数控当初改写的历史就一目了然。 在建筑、板材加工等行业,将一块钢板切割成需要的形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用人手,就要找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会看图纸,会在钢板上画出这个图形,画的图形必须比图纸上的大一圈,留出人手切割的误差区。这个工人还要会调焊枪烽线,切下来的图形还要人工打磨到最合口处。而如果用数控焊切机器人,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机器人软件库里存有图形,可用电脑控制机器手迅速画出精确图形,并自动调烽线、自动点火,两秒之内完成焊割,割下来的图形分毫不差。机器人的智能套料系统,还大大节约了板材,杜绝了人手的浪费。 外国人对技术的垄断,让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四海数控集团董事长、自动控制专家刘安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为国家解了燃眉之急。她研制的第一代SKG—4型数控火焰等离子切割机,填补了国内空白,改写了工业机器人“外国造”的历史。一台进口的数控切割机价格高达100多万美元,目前仅用七八十万元人民币就能买到四海集团生产的第四代数控切割机。 目前,四海集团在我国焊割、冷热加工、数控H型钢生产线、多功能机器人等领域占有市场份额达60%以上。 “头脑企业”半数员工懂技术 陆元元至今也不后悔,作为工业机械控制领域国内知名的计算机软件专家,当初放弃了一家特大型国有企业计算机中心主任的职务,毅然加盟四海数控,成为四海的科研带头人。他带领课题组吃住在工厂,在SKGG数控相贯线切焊机器人和SKHC数控H型钢端头切割设备的研制中,成功将软件的两维控制跨越到多维控制,从两轴联动跨越到五轴联动。这些在国外需几年时间才可能攻克难关,在四海只用了3个月。 博士李长民,原任一个研究所的副所长,现任四海数控集团总工程师,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完成了十几项国内最前沿的科研项目。 陆元元和李长民加盟四海才发现,四海不仅有中科院院士、我国最具权威的焊接专家林向阳领衔科研,更有一支年轻而充满生机的队伍。538名员工中,技术人员有300多名,高级研发人员73人。这是一个由技术人员掌门的“头脑企业”。 这批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每半年研发出一个新产品,每件产品均填补了国家空白。由数控火焰等离子切割机、数控悬臂、数控校正机等十几台设备组成的四海数控成套自动化生产线,被列为第二批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相贯线机械人、数控H型钢生产线、多功能工业机器人、数控精巧机器人等新产品,均被列为******火炬计划项目。 “跨栏精神”支撑售后服务 四海没有卖不掉的产品,依靠的是四海数控售后服务“跨栏精神”做保障。在四海数控档案室里,密密麻麻地陈列着近千张奖状、近百个奖杯及一些与企业相关的照片。刘安丽没有津津乐道这些奖状、奖杯的来历,却对一张照片情有独钟。照片上是两位拎着工具箱的四海员工齐刷刷地做出一个跨栏动作,照片下面标有四个字“售后服务”。无论是海南、还是新疆,四海的服务承诺是24小时内到现场排除故障。 今年上半年完成了新老交替、管理层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四海数控,未来五年内将建成世界上****的数控焊、割机器人研发、制造及出口基地。目前,一期工程5.5万平方米的厂房已建成投产,到2010年,四海的产值将达到10亿元,形成新型建材(钢结构)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三维立体切割产品、大型数控专用机床、现代化立体仓储物流产品四足鼎立的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