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制造业的历史性跨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报告 路甬祥
http://www.weld21.com 2008-01-07 11:13 


  (二)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不仅是发展为了人,而且发展也必须依靠人。要实现制造业的历史性跨越,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求发展的观念,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人才作为制造业发展的原动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满足快速发展、不断变化的制造业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先进设备,如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数控机床的应用,使人的工作性质从简单重复的体力操作为主,向知识、信息处理即智力劳动为主转变;工作范围拓宽,学科交叉,人员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骤增;传统制造业的以个人分工和串行操作为主的生产方式,逐渐向着团队协同和并行生产方式为主转化;制造业顺应市场和用户需求的服务特征愈趋明显,每个员工和部门都要按照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而工作;现代制造强调在智力劳动中促进人的创造力的发展,通过制度、环境和文化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关于人才,我想强调两点:
  第一,高度重视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近年来,社会上金钱至上、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浮夸浮躁、弄虚作假和不求实效等不良风气,也对制造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在人才培养上,不能仅着眼于知识、技术和业务能力,更不能只关注论文、外语和计算机能力,必须充分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所谓人的综合素质,应该包括人的身体心理素质、科学人文素质、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等。对创新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也必须坚持综合素质培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
  第二,加强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程教育要贯彻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鼓励创新思维和创造发明,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信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产学研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培养一大批熟悉机械—信息—材料—工艺技术和世界多样需求文化的产品设计师,熟悉先进制造技术、工艺和装备的工艺师,能操作、维护先进设备和数控生产线的技师和技工,具有跨国经营管理能力的营销人员及熟悉国际法律法规的律师等,以适应今天和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需求,为中国制造创新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当年德国人曾将其培养目标明确、工作作风严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层次结构清晰的工程教育体系视为造就德国制造竞争力的“秘密武器”,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页面功能 】【返回首页】【关闭
更多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关于召开“第十二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成立四十五周年纪念大会”的通知(10-08)
·苏州成立焊接学会举办第四届学术年会分论坛(11-21)
·工程建设焊接年会月底召开(08-21)
·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 二号通知(会务通知)(09-15)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关于征集“第十一届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的通知 (08-13)
热点文章 更多>>>
会员动态 更多>>>
网站动态 更多>>>
论文集锦 更多>>>
特级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焊接21世纪-中国焊接器材网 技术支持:3w2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