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出席第九届中国经济论坛时表示,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达到2亿吨,按照每吨钢材产能投资5000元计算,中国钢铁行业的投资浪费达1万亿元之多。
对此,“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认为有所夸大,因为今年的粗钢产量已经达到5.7亿吨,按照7亿吨的产能水平估算,也不过只有1.3亿吨的过剩。而且,明年的粗钢产量还将进一步增长至6.2亿-6.3亿吨,这样的话,产能过剩只有1亿吨左右,这究竟是一种严重过剩还是合理过剩,还需要观察。
不过徐向春承认,当前钢铁产能过剩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仍属阶段性的过剩,这其中板材的过剩程度要高于长材。
在此之前,中钢协常务副秘书长戚向东告诉笔者,抑制钢铁产能过剩,不仅要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也要严格控制板材这样的高附加值项目的盲目发展。在今年,热轧板卷的产能利用率还不到60%,属于严重过剩。
今年以来,从国务院到相关部委对于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看重。此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就已表示,当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建议三年内不要再建新项目。否则,这样下去,中国的钢铁工业是没有出路的。
针对产能过剩的政策制定在今年一直都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本月初,工信部发布《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并进行意见征集,对产能在100万吨以下的普通钢企和50万吨以下的特钢企业设置了红线,意味着国内超过一半的钢铁企业面临淘汰。同时,工信部主导修订的《促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指导意见》也将于近期公布。
尽管有来自中央政府方面的决心,但业界更关注政策实际的执行效果,因为根据以往多年的经验,地方政府由于面临财税收入、就业稳定等切实压力,因此让地方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不是易事。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笔者表示,面对政策,地方钢企往往采取先建设、再报批的应对方针,同时即使在短时间内关停了一些项目,但过后也能轻易再重新运转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