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在广州举行的广东省中小制造企业发展论坛上,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广东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章云告诉记者,在人口红利减弱及产业政策引导下,广东机器人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出于人才储备考虑,广东正在筹建首家机器人学院,最快明年开始招生。 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珠三角城市,“机器换人”已从企业自发行为上升为政府政策导向,各地开始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机器人产业正呈现井喷式发展。广东省政府日前亦宣布,自今年起的三年内在工业企业推动工业机器人使用,并开展智能工厂试点。 章云称,劳动力成本不断攀涨等因素,促使中国制造业对机器人的应用需求越来越迫切,这推动了机器人技术的加速发展,当前中国在水下机器人等领域可以媲美欧美发达国家,但机器人关键部位的可靠性、成本仍是软肋,相信在中国科学家努力下,预计5年内技术水平会上一个新台阶。 章云透露,广东工业大学正在筹建省内首家机器人学院,将与知名机器人企业合作办学,推动产学研融合,预计最快将于2016年开始招生。 对于“机器换人”是否会带来失业潮,章云称,人永远不会被机器取代,但未来在制造业上人工会有所减少,设计、咨询、解决方案等智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投入将相应增加,这要求进一步推动高等、高职教育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广东省机械研究所所长徐旋波称,当前珠三角制造业自动化程度并不高,与工业4.0、智能工厂的要求距离还很远,进行自动化改造十分迫切,相信有长远目光的企业不会只考虑成本因素,而坐失产业智能升级的历史性时机。 他认为,在劳动力成本不再廉价的当下,珠三角的外资制造业工厂正面临抉择关口,若不抢抓机遇实现智能化升级,将势必被迫搬离。 如何破解科技产业“两张皮” 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如何转化为企业生产力,助推产业创新? 作为与会代表之一,杨海东认为,科研发展应与产业结合,脱离产业的科研将很难存活。“目前,我们研究院申请的发明专利有200项,引进了30多个团队,并与300多家企业展开合作。今年,我们启动了一个机器人计划,在南海各镇进行机器人宣讲会。围绕每个镇的支柱产业,告诉企业该怎么做。” 杨海东称,产学研合作,首先要把科研成果推出去,告诉企业我们有什么成果;其次,要结合企业需求,在学校组织相应科研团队,一个个对接。“现在,我们与佛山的陶瓷、家电、五金、铝型材等行业的龙头企业都成立了合资公司。”他还透露,广工大准备在南海建机器人学院,助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如何破解大学科研与产业“两张皮”难题?25日,佛山市科技局副局长周佩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佛山市科技创新工作的特点是务实,以产业技术创新为立足点。“基于佛山这一特点,大学、科研院所在佛山的创新工作必须深入产业,对佛山产业需求有深度了解、给出针对性技术创新。因此佛山科技工作也应围绕着大学、科研院所此类需求,支持载体环境建设。” 她表示,广工大数控研究院、佛山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广东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都是这方面的例子。此外,佛山与中科院的合作也堪称全国地市与中科院合作的典型。今年6月,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到佛山视察院市合作工作时表示,佛山是中科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一面旗帜。 佛山市科技局上一则消息称,在双方近六年的合作中,携手创新领域遍及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共为佛山引入中科院各类创新团队89个,引进高端科技人员671人。直接参与合作的本地企业460家,辐射影响企业近3000家。 如何建设地方创新体系 当下,创新驱动成为省委省政府调整经济结构的总抓手。对此,地方该如何建立创新体系? 事实上,2012年佛山提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战略部署。时任佛山市市长刘悦伦明确指出,“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是佛山市的不二选择。”近年来,在创新投入、人才引进、创新载体等方面,佛山不断加大力度,并取得一定成果。 在创新投入方面,2012年-2014年,佛山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总额分别为149.44亿元、163.16亿元和204亿元,R&D占GDP比重分别达到2.26%、2.33和2.6%,远超过2011年的1.9%,并高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求的2%。 目前,佛山共拥有1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个******科技企业孵化器,8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培养单位,以及华南电源科技创新园、物联天下等一大批创新园区。 接下来佛山如何深化创新体系建设?周佩珊称,佛山的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在企业,“目前佛山正在支持大型企业建设企业研究院平台,支持更多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同时推动公共平台建设,以支持中小企业研发。”她还表示,佛山还将推动科技创新券制度的落实,目前相关政策已经草拟完成,准备报批。 各区探索,建区域创新平台做强骨干企业 顺德区经济与科技促进局总经济师曾利平: 作为国内县域经济的领头羊,顺德在地方创新体系的构建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顺德区经济与科技促进局总经济师曾利平表示,目前,顺德已通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各级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加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构建起以企业平台为主体、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的区域创新平台体系。同时,通过建设科技银行,为打造较为完备的区域创新体系注入科技金融的活力。 今后,顺德还将以智能制造为发力点,通过各种措施发展壮大顺德工业机器人产业,扶持一批智能制造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加快广东集成芯片研发与产业培育中心、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提速建设南方智谷,重点发展以科技研发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力争打造成为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功能区。 禅城经济与科技促进局常务副局长李凯:加强孵化器建设优化微创新环境 近年来,禅城加快了对“创新驱动”发展路径的探索。禅城经济与科技促进局常务副局长李凯介绍,禅城区目前一方面通过加快建设创业创新平台和载体,优化网络创新创业生态圈,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培育基于互联网的融合型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格局。 为了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禅城加强了一批创新创业主题孵化器和园区的建设,重点建设广东省(佛山)软件产业园、佛山新媒体产业园、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佛山市泛家居电商创意园、绿岛湖都市产业园等“互联网 ”主题孵化器和主题园区,区财政还会根据其孵化企业(项目)数量和孵化成效给予相应奖励。 在此基础上,禅城还加强了“众创空间”等小微型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此外,通过发挥好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政策,禅城为小微创新企业提供贷款支撑,营造草根创新、微创新、微创业良好的成长环境。 南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常务副局长伍慧英:让市场与科研成果更加“无缝对接” 在破解大学科研与产业“两张皮”难题方面,南海一直都在不停进行探索。近年来,南海与包括中科院、中山大学、清华大学还有广工大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都有进行科研技术落地的对接项目。 以广工大数控装备研究院为例,该研究院是由广东省科技厅、佛山市政府、南海区政府、佛山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和广东工业大学共同建设,首期由区政府提供1.2亿元建设资金、2万平方米建设场地及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广东工业大学负责经营管理。 南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常务副局长伍慧英说,在广工大引入项目过程中,南海一直都在积极推动,协助他们引入机器人项目。在此基础上,如何让这些技术更好与市场对接则成为关键所在。伍慧英表示,目前南海正在各个镇街举行“创新驱动制造南海”南海区工业机器人应用创新的对接会,目前已经在丹灶、狮山和西樵等镇街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