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军在第三届世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大会暨博览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将在未来十年出现,机器人产业的2.0也将随之到来。他还指出,机器人产业的转型升级将在五年内到来。
罗军认为,全球机器人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今年全球市场有望突破33万台(2014年为22.6万台);国内市场总量有望突破10万台(2014年为5.6万台)。未来,新兴国家将成为机器人增速最快的市场,欧美等发达国家基本饱和,刚性需求将明显减少。预计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在2020年有望突破100万台,国内市场将突破40万台。
罗军对于服务类和特种机器人的未来发展给予了肯定。他提出,尽管服务类和特种机器人目前的市场份额较小,还未形成产业化。但他预计服务类机器人的市场份额将在2020年达到10%。同时,特种机器人将进入快速生长期,预计2020年在机器人领域的市场份额有望突破20%。而工业机器人将长期占据整个产业的主要市场份额。
“我国虽然从2013年就成为全球机器人****的市场,并将至少在未来30年继续保持全球****市场,但是我国大大小小500多家机器人企业并不占有任何优势,我们与国外机器人企业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继续拉大。”他认为,只有结合了人工智能的机器才能称的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如果缺少了人工智能的功能,机器人只相当于普通机器。他认为,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存在以下五点误区。
首先是沿海城市纷纷推进的“机器换人”计划没有将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与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培育有效结合。机器虽然替代了产业工人,但是当地机器人产业却并没有发展起来。
二是各地的招商引资只顾眼前利益,虽然机器人暂时提升了传统制造业,却又诞生了一大批新的传统机器人企业。三五年之后将再次面临新的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因为传统机器人产业也即将面临转型升级和结构性调整。
三是片面强调生产加工,而轻视前沿性技术的可持续研发。我们总是在发现国外某项先进技术之后才去关注和追逐,而缺乏原创性研发,因此在每一次新技术到来的时候我们总是陷入被动。
四是机器人发展思路整体上缺乏战略性与前瞻性,缺乏顶层设计。
五是过度强调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而忽视了机器人产业2.0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可能已经不再是核心,将被新的核心零部件所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