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海模拟培训系统操作 “干电焊,会干容易干好难。”20多年过去了,刘新海仍记得在入行之初,同为焊工的父亲最常对他说的话。令父亲欣慰的是,刘新海不但干好了,还干成了专家,把高超的焊接技术教到了国外。
“五勤”加“三苦”
今年43岁的刘新海,现在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焊接研究培训中心任指导老师。只要一个电话打来,他便收拾行装,在第一时间赶赴项目现场,处理棘手的技术难题,往往能“人到病除”。
1992年,刘新海从技校毕业后进入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工作,不久被派往新疆参与吐哈油田建设。
工作时,他处处留心焊接高手的操作方法,做到:脑勤、耳勤、嘴勤、手勤、腿勤。工作之余,他便在沙里仔细寻找别人丢弃的还没有手指头长的焊条头,并找来废钢板,不厌其烦地练习焊接。
1个月后,当初没有答应刘新海拜师请求的老师傅主动找到他说:“小伙子,你身上有股钻劲儿,以后跟我干吧!”
在师傅的指导下,仅3个月后,刘新海就独立上岗了。凭借一直坚持的苦学、苦练、苦干精神,他逐步掌握了手工电弧焊、钨极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以及碳钢、不锈钢、耐热钢、结构钢等不同钢种的焊接方法,取得了10多项焊接合格证,并先后获得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技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焊接如绣花
不少同事说,刘新海手下的每条焊道,都是丝毫也不马虎的艺术品,在钢板之间“绣花”,是他的“绝活儿”。
1998年,在新疆吐哈油田项目施工中,管线焊接质量迟迟达不到监理方的质量要求,刘新海接到公司的紧急通知,立即从洛阳赶到现场。仔细检查后,他制定了一套比国家标准还严格的焊接技术标准,并开始独自焊接。
检测结果显示,焊接一次合格率达100%,刘新海会“绣花”从此传开。
2003年,刘新海前往非洲苏丹参与球罐及工艺管线施工。当时,我国球罐制造焊接作业主要采用日本技术,材料浪费严重,焊工工作环境恶劣。刘新海反复实践,独创分层分段焊接法等新技术,迅速在同类工程施工中推广应用,彻底淘汰了日本技术,减轻了焊接劳动强度,创造直接效益22万美元以上。
刘新海曾连续10年保持一次焊接合格率100%。“现在我年龄大了,更希望指导学生创造更多的100%。”刘新海说。
出国播“火种”
为保证焊接质量,焊工们不得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举着焊枪,刘新海因此患有腰肌劳损。焊花飞溅,即便溅到身上也只能简单处理后继续工作,在刘新海的手和胳膊上,留着不少烫伤疤痕。
在20多年的从业经历中,令刘新海印象最深刻的是2012年应公司要求两赴伊拉克对焊工进行培训的经历。
“夏天室外温度有五六十摄氏度,太阳光强,得用围脖围住脸,戴上墨镜。乘车从机场前往培训基地,必须穿很沉的防弹衣,一路得直着腰,否则胸前感觉压得厉害。”刘新海说,更大的困难在于当地环境复杂,条件简陋。
战后的伊拉克,工人普遍基础较差,许多专业术语难以被准确翻译,刘新海就一个一个手把手教,平常在国内不足1个月就能完成的培训,这次用了整整3个月。培训结束,当地官员说:“中国兑现承诺帮助我们培训工人,给我们留下了技术的火种。”
如今,刘新海的不少学生已经在工作中挑起大梁。“真心希望他们给国家,给企业,给焊工这个职业增加更多光彩。”刘新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