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20年和2030年,全国发电装机将分别达到20.7亿、32.9亿千瓦;全社会用电量分别达到8万亿、10.8万亿千瓦时,是2014年的1.4倍、2.0倍。满足未来用电需求,从现在起到2030年,我国每年新增装机将达到1亿千瓦左右,其中清洁能源将占大头。 这是12月23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获悉的消息。 中电联表示,要积极参与电力行业十三五规划制定,加强对煤电、气电及非化石能源发展定位,以及清洁能源替代和电能替代研究,促进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系统优化。 数据显示,2010~2014年,电力工业累计投资3.8万亿元,其中电源投资1.9万亿元,电网投资1.9万亿元;发电装机从9.6亿千瓦增加到13.6亿千瓦,年均增长9.1%;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从90.4万公里增长到117.5万公里、年均增长6.8%,变电容量从32.4亿千伏安增长到47.5亿千伏安、年均增长10%;全社会用电量从4.2万亿千瓦时增长到5.5万亿千瓦时,以年均7%的电力增长支撑了8%左右的经济增长;人均用电量从3140千瓦时增长到4050千瓦时、年均增长6.5%。我国发电装机、煤电装机、水电装机、风电装机、电网规模、用电量均居********。 与此同时,大力发展高效煤电、清洁发电和特高压、智能电网,电源结构不断优化,电网结构持续强化。2014年底,我国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装机4.6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比重达34%,比2010年提高8个百分点。煤电装机占比从69%下降到61%,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比重提高至78%。2010年至今,累计建成3交6直9项特高压工程,全国形成了华北-华中、华东、东北、西北、南方、西藏六个同步电网,实现了除台湾以外的全国联网。 “这些年,我国能源和电力发展成效显著,但仍然面临艰巨任务和挑战。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电气化水平还不高,东、中、西部地区能源和电力发展不平衡,保障可持续供应的任务很重。能源供应链较为脆弱,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能力不强,难以满足清洁能源大规模接入、远距离输送和大范围消纳的需求。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超过极限,导致雾霾多发频发。一些领域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没有掌握,仍然依赖进口。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中电联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称。 中电联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长孙玉才建议,中电联要积极参与电力“十三五”规划制定,针对厂网建设不协调、电力相对过剩、弃风弃水弃光、核电及大型水电建设受阻、煤电设备利用率过低和节能减排深度改造困难、电力装备产能过剩等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规划及政策建议。要针对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能源资源不平衡、环境容量不平衡的特性,进一步研究大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分布式能源协调发展问题,推进特高压电网和智能电网建设。 据介绍,2025年我国火电装机将在2025年前达到12亿千瓦左右的峰值,这意味着未来10年火电只有2亿千瓦的增长空间。“现在必须严格控制东中部的煤电,以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而且已经有的煤电厂也应该逐步减少发电。”刘振亚认为,电力行业要以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着力点,清洁高效发展煤电,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安全高效发展核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