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6日,以“人机协作,智造未来”为主题的中国(长沙)智能制造峰会机器人分论坛在湖南圣爵菲斯酒店隆重举行,国家工信部、湖南省政府、长沙市政府相关领导,中国机器人学术界权威专家,湖南瑞森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高管团队以及数百名国内外知名制造业厂商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共同探讨机器人技术发展及应用前景,为推动制造强国提供智能支持。
论坛现场 协作机器人vs传统机器人:青出于蓝
瑞森可智能协作机器人 机器人在1974年就已经进入工业制造领域,但40年过去了,机器人与工人并肩工作依然阻碍重重。而人机协作型机器人正是为改变一格局而来,它能够直接和人类一起并肩工作而无需使用安全围栏进行隔离。随着人力成本提升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走入生产中。协作机器人的兴起意味着传统机器人必然有某种程度的不足,或者无法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主要原因有三点: 首先,传统机器人部署成本高。 其次,传统机器人无法满足中小企业需求。中小企业是目前机器人新兴市场的主要客户,而传统工业机器人的目标市场是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的企业。中小企业的产品一般以小批量、定制化、短周期为特征,没有过多资金对生产线进行大规模改造,这就要求机器人具有较低的综合成本、快速部署/重部署能力、简单上手的使用方法,而这些传统机器人都很难满足。 最后,传统工业机器人无法满足新兴的协作市场需求。
人机协作是未来方向
造型呆萌,却能和人顺畅沟通,你要是不知道某个分论坛会场在哪,它还能给你指路。在6日峰会上,来自瑞森可的两款智能协作机器人逗得众人乐开了花,它们在现场展示了迎宾、倒水、戴帽子、智能识别和批量搬运等场景应用,并与现场嘉宾频频互动,实现了人与机器人并肩工作的优越性。 湖南瑞森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维表示,机器人进入工业领域40多年,但机器人与工人并肩工作依然阻碍重重。因此,一种由人类负责对柔性、触觉、灵活性要求较高的工序,机器人则利用其快速、准确特点来负责重复性工作的工业生产新模式成为企业竞相追逐的对象。
湖南瑞森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新明博士接受现场媒体专访 今年,威胜集团引入瑞森可智能协作机器人Sawyer,在总装车间的一条生产线中拥有五个工位。生产线一边是20名工人娴熟地分拣、组装、检测、配送;一边是5台智能协作机器人做着同样的工作,两者工作效率难分伯仲。 9月6日上午,工信部辛国斌副部长一行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瑞森可客户及经销商代表来到了威胜集团有限公司参观。
工信部辛国斌副部长参观瑞森可机器人
瑞森可客户及经销商代表来到威胜集团有限公司参观国网单相表智能制造生产线 到场参观的嘉宾朋友也被Sawyer在生产线上的优异表现折服,纷纷表示人机互动的瑞森可智能机器人将重新定义工业制造生产线的运作模式。 专家解读机器人未来趋势及前景
6号下午的机器人分论坛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工信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郭源生、工信部华信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所长徐静等重量级嘉宾做主题报告,三位嘉宾就机器人应用技术、未来前景及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等方面分享了他们的独特见解,在场观众表示听后受益匪浅。谭建荣院士指出,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金属和机械等领域,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是未来制造业重要的发展趋势,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也是未来实现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保障。但作为尖端技术的代表,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还是会遇到各种问题与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
工信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郭源生
华信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所长徐静 作为智能制造大会的热点之一,湖南瑞森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两款智能协作机器人Baxter和Sawyer参与现场嘉宾互动,获得了满堂喝彩。据悉,智能协作机器人Baxter和Sawyer智能协作机器人在现场展示了迎宾、倒水、戴帽子、智能识别和批量搬运等场景应用,并与来宾们频频互动,充分展现了这两款机器人打破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局限性,实现人与机器人并肩工作的优越性,引起了专家和业内人士的啧啧称赞。 据了解,早在今年2月份,湖南瑞森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就与美国Rethink Robotics公司、长沙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Rethink Robotics首批生产基地落户长沙。湖南瑞森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新明表示,新一代智能协作机器人是与瓦特发明蒸汽机相媲美的第二次机器革命,将领人类走向新一个科技高峰。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区域市场。据了解,Baxter和Sawyer智能协作机器人引入中国后的前景非常广阔,可从事诸多高危险、高重复、高精度的工作,能够代替和配合工人完成物料处理、装载卸载和机器维护等多任务操作。 未来,瑞森可智能协作机器人将进一步重新定义自动化、机器人和人机交互,使机器人比以往更加安全、易用和实用。而Baxter和Sawyer智能协作机器人在中国的落地生产,将有助于推动中国智能制造业提质增效,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