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这里将成为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永久会址,迎接来自德国、美国、日本等全球各地的机器人领域精英。贾纯林是北人集团亦创事业部工程建设部副部长,也是机器人大会会址工程建设的现场总负责人 与从头新建一处展馆不同,这个展馆由北人的老印刷厂厂房改造而成。既要满足国际高端会展要求,又要保留一定的工业遗址特色——必须完成一次“脱胎换骨”的转变。室内通风、屋面承重、消防疏散、水电气管道……根据现场工作量,整个改造工程需要大约一年半才能完成。可为了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如期举办,留给北人集团的时间只有短短半年。 和时间赛跑是一场体力、技术与管理艺术的多重考验。为平衡工期与质量,工人们在原有工作时间基础上加班1到2个小时,却仍然达不到所需的进展速度。时间不够,工程团队决定采用立体作业方式,房顶、半空中、地面、地下……各个水平面上都有工人同时作业。最多的时候,展馆里有3000多位工人同时施工。 5个月后,他们完成了这项几乎被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走进即将启用的世界机器人大会展馆,充满现代感的弧线吊顶、先进的多媒体展示设备和未经修饰的钢筋混凝土立柱、斑驳的工程吊车轨道形成强烈对比。徜徉其中,独特的工业遗迹与现代科技的融合颇有一番韵味。 然而,越临近“大考”,越是容易蹦出让人揪心的突发考验。 国庆假期前一天,贾纯林和同事们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展馆要加装压缩空气系统。“光是采购设备就得好些天,这肯定赶不及呀。”展馆改造的设计人员给出了一句大家最不愿听到的回复。 压缩空气系统是少数机器人参展商提出的要求。尽管临时加装相当困难,但如果没有这套设备,部分机器人就可能无法完美地展示和表演。多方努力后,工程团队终于从一家厂商那里找到了所需设备,而且愣是从为其他客户生产的设备中“腾挪”了几台优先交付到会展中心。 一遍遍在施工现场查看、协调,贾纯林脚上的黑皮鞋早已变成了“灰皮鞋”,厚厚的灰尘根本顾不上擦。刚刚过去的国庆七天长假,除了陪84岁的老父亲吃了顿团圆饭,他连日无休。“等大会办完了,儿子好好陪您玩去!”贾纯林对老爷子许诺。为了展馆的施工改造,像贾纯林一样放弃国庆休假,全力备战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人员足足有400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