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产业集聚区、******双创示范基地,这是今年即将开工建设的工大智谷的两块“金字”招牌。作为市校合作的又一重大成果,聚焦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大智谷诞生之初,就已明确自身责任——要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加速器,尽快补上哈尔滨科技成果转化难这一突出短板。 按照哈尔滨市政府与哈工大昨天签订的合作协议,工大智谷项目的定位有两个:一是创新型新兴产业综合体,构建以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为主的微型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二是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技术交易、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双创示范基地。 开放,是工大智谷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它将面向全市高校、科研院所开放,汇聚溢出在学校周边的哈工大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形成哈尔滨工业大学“一带一圈”知识经济圈的发动引擎,与高新区省工研院加速器、经开区产业园区构成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体系。 按照功能定位,工大智谷将实现创新创业、成果孵化、技术交易三大部分功能,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技术交易中心五大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哈尔滨分中心将落户工大智谷。机器人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载体。哈工大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是中国制造2025确定建立的15个国家创新中心之一,是东北地区唯一国家创新中心。 此次在工大智谷建立分中心,将围绕机器人产业中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打通产品核心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全链条,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扩展我市机器人产业链条,加快推动全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预计工大智谷建成5年内,将促进500项优秀科技成果进入本地企业转化,技术溢出形成的产值超过100亿元,培育出具备上市条件的高校技术企业5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