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一轮产业变革席卷全球,人工智能(AI)成为产业变革的核心方向。 人工智能真如人们所想的那么神奇而无所不能吗?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需要突破哪些壁垒? 近日,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的2019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们对这些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人工智能“有所不能”
人工智能近些年处于发展热潮之中,阿尔法狗击败围棋世界冠军等标志性事件,让大众对人工智能产生了热切的期待。而深度学习和大数据的发展,带来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大跨越,人工智能技术加持过的智能安保、智能语音输入、智能导航、智能客服等,已经走入寻常百姓生活。
人工智能的未来会不会“无所不能”?
参加2019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的专家们对此普遍持审慎态度,在他们看来,人工智能还有太多瓶颈需要解决。 算力、算法和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三大核心要素。今天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更多地得益于我们有了速度更快的电脑,基础算法并没有根本性的进步。 “今年初《麻省理工大学科技评论》发表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分析了1992年到2018年的1.6万多篇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得出一个结论,26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没有显著进步。”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在大会发言中表示,当前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很多进展,主要是依靠算力的进步取得的。 “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其实已经接近天花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在本次大会上荣获2019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他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实际上经历过两代,第一代是符号推理,第二代是目前的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这个工具的问题很大,它易出现重大错误,易被攻击,不能举一反三,有不可信、不安全、不可靠、推广能力差的弱点。为了区别于深度学习,我们特别提出要发展第三代人工智能。”张钹认为,人类处理知识的能力更强,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更强,发展第三代人工智能必须实现知识和数据的结合,“必须加上知识,光靠数据不可能产生智能,人类智能的基石是知识。”
“人工智能目有三个层次,感知智能、计算智能、认知智能,每一个层次上都存在很多瓶颈问题。”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宋爱国认为,感知智能这一层,很多元器件工艺有待突破;计算智能和认知智能层面,人工智能仍然在很多方面达不到人的智能水平,这说明数学的基本理论和生物物理的智能认知机理方面,都有许多问题有待突破。 人工智能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紧密结合的领域,基础研究的瓶颈也传导到了实际应用中。 “我们在提供算力的时候发现很大瓶颈在于框架上,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到研发里来,来指导我们算法的发展。我相信算法的发展,会牵引我们芯片的设计。”华为海思计算芯片产品总监王晓雷说。
中国AI“痛点”在哪
人工智能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地位,对于任何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世界格局极有可能因此而重新洗牌,对于错过前几次科技革命的我国来说,此次机遇尤为重要。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哪些短板与优势?应该如何抓住这次机遇?这也是本次大会热议的话题。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起步较晚,与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很多专家都认为,当前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短板在于:产业发展过度依赖开源代码和现有数学模型,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并不多,中国制造在从“硬件组装厂”向“软件组装厂”蔓延。 “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基础理论,底层框架和核心算法方面差距很大。就像建房子,地基都是打在别人的基础上,你只在上面做一些架构,虽然有一些应用,但是人家一旦把地基抽走,这个建筑会变成什么样?”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研究所副主任盛朝迅说。 “中国原创算法和框架还是非常多的,并且影响力很大。但我们缺一些偏底层的东西,比如深度神经网络优化算法、神经网络编译相关技术等等。”商汤集团副总裁、智慧城市事业群首席技术官闫俊杰认为,这些差距并不可怕,随着将来的发展,中国可以追上来,只是需要一个较长的历程。 与会的专家也认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上有独特优势,如稳定的发展环境、充足的人才储备、丰富的应用场景等。 “人工智能三要素:数据,算法,算力。数据方面,国内环境有优势;算法层面,美国领先一些,但从真正应用角度来讲,国内一点儿都不落后;算力角度,我们差得比较多,要做好国产芯片,以及建设基于国产芯片的软件生态,这条路还很长。” 云知声联合创始人李霄寒表示,人工智能上游很大一部分链条,现在都还短缺,是中国需要突破的“卡脖子”关键点。
大会上,清华大学-中国工程院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评选基地联合发布了《2019人工智能发展报告》。报告称:在人才情况方面,总的来看,美国的人才数量遥遥领先,独成第一梯队,凸显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优势。对于我国而言,人才数量在大部分领域领跑第二梯队,但与位居首位的美国相比,中国高影响力学者数量明显不足,顶尖学者相对匮乏,中美之间还存在较大的赶超空间。
未来还需“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的未来应该如何发展?“深度融合”是一个被许多与会专家提到的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基础研究的发展需要深度融合。 张钹院士说起他所在的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发展方向时表示:“宗旨是一个核心,两个融合。也就是说以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为核心,加强与数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脑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跨学科交叉融合,致力发展第三代人工智能的理论与方法;同时我们还要加强技术与工业,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也需要深度融合。 在大会会场,记者还看到云迹科技公司的服务机器人“润”(Runner),这种机器人可以用于酒店客服,会自主规划路线、上下电梯,为住店客人递送拖鞋、矿泉水、外卖等物品。云迹科技创始合伙人应甫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款产品是公司将自身在室内定位导航、机器人移动、大数据方面的多年技术积累与酒店客人实际需要深度融合的成果,真正解决“最后100米”问题,效果很不错。“我们已经服务了1000多家酒店,100多个酒店品牌,设备行走的里程达到了40万公里。覆盖了全国130多个城市,和全球10个多国家。”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肖京认为,“人工智能****的价值在于给实体赋能。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很多条件,其中一些条件只有企业才有,比如说场景、数据还有领域知识等。所以人工智能一定需要科研机构跟企业深度合作,才能真正做好。” 与会专家也认为,目前人工智能在很多行业还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 “今天的产业智能化,我个人认为还是雷声大,雨点小。”百度风投CEO刘维举例说,现在有很多智能养猪的公司,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只是做一个猪脸识别。“猪脸识别能精确发现每一只猪不同,然后呢?你是否有一套精准作业的系统,能给每只猪个性化的喂食、疫苗、养殖?能否真正提高猪的养殖水平?我们一深入交流就发现,他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们说反正智能养猪这个概念,甲方买单,政府买单,做一个猪脸识别很容易做出来,而且这些项目也能卖出去。” 刘维认为:“人工智能新技术能否真正给传统企业带来新能力,能否提高其效率并帮助其迅速打败传统竞争对手,才是检验新技术是不是真有效的硬标准。” 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不仅需要学科间的合作,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合作,也需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 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修全说:“现在的人工智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没有哪个国家掌握了总体算法,也没有哪个国家具备了实现这个理论突破的全部要素,需要各个国家科学家加强合作、通力协作,协同攻克人工智能领域的这些科学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