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7日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1周年。自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来,曾多次在重要场合作深入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正日益成为中国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对此,《中国(韩文)》围绕科技创新这一主题,推出“科技创新 激发中国发展动力”主题报道,深入企业一线,从一线员工到管理层,从研发实验室到工厂生产线,全方位了解这些企业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同时,我们也邀请国际问题专家,通过他们的视角,解读科技创新对国际合作的深层意义。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科技创新、应用拓展和行业治理的重要力量。相关有效专利超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2/3;连续11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近三年新增装机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工人470台,10年间增长近19倍。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约15%。 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如何迅速崭露头角,并持续蓬勃发展?未来又将朝什么方向发展?带着这些好奇,《中国(韩文)》走访了一家致力于“让工业机器人更加智能的”的中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梅卡曼德机器人。 装载了3D视觉技术的拆码垛机器人广泛用于各种行业,包括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和制造业等。
突破机器人发展瓶颈
2016年,一场别开生面的围棋大战让“人工智能(AI)”正式走进大众视野。在这场历史性的较量中,谷歌DeepMind开发的AI棋手AlphaGo取得了对抗世界级围棋大师李世石的胜利,让世界惊叹AI技术迅猛发展和强大实力的同时,也激发了科技界对AI的热情与无限遐想。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刚从德国学成归来的邵天兰凭借多年在机器人领域的深耕,敏锐地察觉到当时的技术进步已经初步具备了让机器人突破长期存在的发展瓶颈的条件。“我从2012年起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攻读机器人研究生,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越来越深刻地发觉,如果想让机器人技术真正有所突破,最关键的问题其实是如何让其更加智能。”邵天兰进一步解释道,当时他所在的研究生团队往往需要耗费一周时间进行编程,才能让机器人执行一个简单的任务,但如果换成人,只需要一两句话就能理解任务。换句话说,此前的机器人,其实更偏向于精确执行编程命令的“机器”,而非具有认知功能和决策能力的智能体。 “如果机器人拥有更好的眼睛、更好的大脑,让它能够感知环境,能够做出决策,它才能做更多的事情”。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愿景,2016年,邵天兰召集了一支由清华大学海归精英组成的团队,创立了梅卡曼德机器人公司,致力于通过自主研发的3D视觉技术和AI技术让工业机器人有更好的感知和规划能力,也就是让机器人真正成为智能机器人。 这些年来机器人产业的飞速发展证实了邵天兰当年的远见,抓住风口的梅卡曼德在短短八年的时间里,一跃成长为全球AI+工业机器人产业领军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高精度3D视觉传感器和人工智能软件广泛应用于各类智能机器人,业务覆盖中美日韩德等50余国家和地区。 “市场对于机器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们有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国的客户,希望用机器人来执行那些繁重又危险的工作。这恰恰契合了我们的初心——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让机器人干更多的事情,让每个人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邵天兰表示。 2024年3月15日,梅卡曼德东京LAB成立,邵天兰(左二)出席剪彩仪式。
拥有“眼睛”和“大脑”的机器人有何不同
在梅卡曼德位于北京的总部,商务与市场VP徐婷婷带领小编参观了公司展厅。展厅内陈列着各种型号和功能的机器人,在几名工程师的操作下,这些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各种作业,如分拣货物、工件上料等,动作既精准又高效。 仅从外观上看,这些机器人似乎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工业机械臂并无显著差异。然而,随着徐婷婷逐一介绍并演示每款机器人的独特功能和技术,小编得以了解如今的工业机器人到底有多“聪明”。 众多展品中,一款小巧的货品拣选机器人已经足以展示梅卡曼德在智能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创新成果。它能够轻松应对料筐中随意堆叠、形状各异、材质不一的货品。只需要下达指令,机器人便能迅速而精准地从料框中逐一拾取不同货品,并将其放置到指定位置。仅仅几十秒的时间,满满一筐的货品便被转移完毕。 据徐婷婷介绍,这款机器人装配了梅卡曼德自研的Mech-Eye工业级3D相机和AI算法,相当于给机器人装上了眼睛和大脑。“在过去,工业机器人无法识别物体的位置和形状,在执行任务时要求工件形状统一且位置固定,以便准确定位和操作。但现在,机器人能够在相机视野范围内识别随机放置的零件并完成操作,无需繁琐的定位准备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的适用性。” 徐婷婷还提到,以往工业机器人高度依赖专业的编程工作,然而,随着AI技术的引入,机器人可以自主学习和优化其动作策略,这极大简化了操作过程,同时也降低了对工程师的技术要求。“以汽车制造业为例,该行业的生产线更换频繁,每天的生产需求可能都不相同,且零部件各异。过去的做法是为每种生产需求重新编写代码,而智能化的机器人则可以快速适应这些变化,实现快速换线和高效生产。”徐婷婷解释说。 也就是说,智能化的工业机器人能够更灵活地适应多变的生产环境,这对于追求高效率和高适应性的现代工业生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意味着工业机器人正在从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工具转变为智能、灵活、可靠的生产伙伴。 2024年3月27日至29日,梅卡曼德参加在韩国首尔Coex国际会展中心举办2024韩国智能工厂及自动化展(Smart Factory+Automation World 2024,简称SFAW 2024),展出了多款全新智能机器人应用和自研3D视觉传感器。
协同合作拓展机器人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与全球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相契合,许多工作由于其危险性和辛苦程度,都适宜由机器人来替代完成,这样的替代将释放人力资源,使人们能够投身于更为多元和价值更高的工作之中。”邵天兰表示,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技术和经济进步的要求,也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人力成本不断攀升、生产模式不断升级换代的背景下,机器人的智能化发展恰好满足了各行各业升级发展的需求。据邵天兰介绍,当前机器人行业正处于转型阶段,逐渐从传统的工业制造领域向服务业及其他更广泛领域渗透。而梅卡曼德的核心任务就是“推动智能机器人无所不在”,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公司正专注于核心技术创新、全球化业务拓展以及生态合作伙伴建设上。 “建立生态合作伙伴是至关重要的。”邵天兰特别强调,机器人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涉及全球众多国家和行业以及各种应用场景,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独立完成所有工作。因此,应用场景拓展和生态合作伙伴建设将是未来竞争的关键领域。 当前,梅卡曼德正积极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合作伙伴,以韩国为例,梅卡曼德在韩国不仅拥有优质的客户群体,还有技术实力强大的合作伙伴。“在韩国的仓库、汽车生产线等,都可以看到装配了我们3D视觉技术的机器人设备,我们成功实现了多个环节的自动化。”不仅如此,梅卡曼德还与当地合作伙伴携手开拓市场,并且借助韩国的出口能力,将业务通过韩国合作伙伴扩展到其他地区。 随着客户和合作伙伴范围扩大,梅卡曼德的产品应用场景也在不断创新,“有客户把我们的产品用在了炸鸡机器人上,实现了炸鸡的自动制作。通过合作,我们还在不断探索其他服务场景,这些新场景的开发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