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焊机的欧洲之路有多远 在本次展会上亮相的中国展团包括焊接设备、焊接材料、焊接附件配件等企业共70多家。中国焊接企业出口焊接产品、跻身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的信心、决心可见一斑。在此次展会上亮相的中国焊接设备企业有上海沪工、上海宝诺阳、上海威特力、无锡汉神、北京时代、南通三九、深圳焊王、深圳瑞凌、深圳锐龙、南通富力、广州长胜、上海美通、上海尤耐克、浙江精工等十余家,这些参展企业集中代表了中国焊接设备制造业的水平,亦属国内的佼佼者。 虽说近十年来,我国焊接设备的研发、生产的整体水平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有了巨大的进步,产品的技术含量、可靠性、性能质量等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同类产品相比,无论从产品的技术含量、设计水平、制造水平、产品附加值都存在巨大的差距!(在国内,品牌如日中天的“松下”、“OTC”在国际上亦非一流品牌。整个亚洲参加埃森展且有一定规模与影响力的仅4、5个品牌。)相对与欧美发达国家焊接企业的参展规模之宏大、展会筹备之充分、展台设计之精心、个性化、人性化、参展产品之尖端多样等,中国的焊接设备参展企业还如“刘姥姥走进大观园”般,仅仅停留在参展、展出产品、仅仅只是简单地展出产品、仅仅只是简单地展出技术含量较低、制造水平较低、产品附加值较低的通用弧焊电源产品!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焊机取胜靠“创造”时,我们目前的水平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制造”! 通过与国内参展同行的交流,大家普遍都反映:国外用户只对我们的小功率焊机感兴趣——即作为电动工具类的DIY市场可以做一做,大功率工业用焊机似乎一点机会也没有!国内号称“时代焊机,中国品牌”、代表中国焊机较高水平的时代焊机,在埃森展上也仅是一个小小的配角,多少显得有些寂寥、落寞、少人问津。国内参展的其他品牌更是如此! 但是,中国品牌焊机在埃森展上的集体出现,无疑是一个信号:中国焊机准备挤入竞争激烈的欧洲市场了!虽然大家都承认,中国焊机要想在欧洲市场立足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但这条路到底有多远,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态度乐观者认为,中国焊机****的优点是性能价格比高,即价格非常低。同样功率或型号的焊机,中国产品的价格是欧美知名品牌的1/5~1/10!即便这样,他们也承认,中国焊机在欧洲开拓市场,****的困难是知名度太低!普通欧洲消费者几乎对中国焊机一无所知,在他们眼中,中国焊机如同中国工业一样,在世界上尚不入流,与欧美整体水平相比,距离甚远! 不管怎样,中国品牌焊机毕竟来了,而且也有那么一、两家企业叩响了欧洲市场的大门。只是,参加埃森展于大多数中国焊机企业而言,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参观意义远大于参展意义、学习意义远大于参与意义。中国焊机要想真正在欧洲市场上昂首挺进,恐怕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一、 品牌。 这是中国焊机走向欧美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障碍。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品牌”一词来源于“烙印”);也绝非君子独善其身的“精”与“专”,它与中国整体的工业制造水平息息相关。 二、 对欧洲市场的适应性。 这包括能让欧洲用户接受的款式设计、质量要求、性能要求、安全要求等。此次埃森展上,欧美各大焊机厂商争相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在“设计”与“创造”上下足工夫,而中国焊机在这方面还相距甚远,只是停留在相对简单的“制造”。 尤其重要的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此次展会期间,几件事令我印象深刻: 1,德国BINZEL公司提请德国相关部门驱逐、制裁五家涉嫌侵权的中国企业的事件; 2,同行一位人士对国外同行戏言到:“只要是我们中国人看中的产品,你们欧洲人还做什么?赶紧放弃吧!” 3,展会期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只要是看着像中国人,一旦被发现举着相机对着别人的产品拍照,别人都会马上拒绝。而对其他人,则一般不会拒绝!总之可以这么说,在欧洲,中国焊机企业的整体形象似乎并不高。 三、 良好的当地合作伙伴。 可以想象,中国焊机进入欧洲市场,会面临很大的文化差异,这包括企业文化、经营理念、设计理念、销售哲学等。中国焊机若想成功进入欧洲市场,在当地寻找或培养一家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无疑至关重要。这对中国焊机获得信誉、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等有着极大的便利。
当然,中国焊机在此次埃森展上还只是“初试啼声”。相信随着中国整体国力水平的提高、中国整体工业制造水平的提高,中国整体焊机水平也会相应地很快提高,在埃森展这样世界顶级水平的展会上,将会有更多的中国焊机品牌出现。中国焊机的欧洲之路虽然漫长,但终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焊机将走向欧洲市场。 但是,打铁先要自身硬。我们不能抱有“国内价格竞争这么激烈、一点利润都没有,还不如到国外看看”的侥幸心理去开拓国外市场。国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更难进入、成本的代价也更大。我们应该明白“大世界就是小中国”的道理,中国焊机企业应少一些短视、功利与浮躁,点点滴滴、踏踏实实地修好内功,薄发尚需厚积。 ——同样,也将有越来越多的世界级焊机品牌走进中国。在我们一门心思要走出去的时候,别忘了,别人也在盯着中国这块巨大的市场而伺机进入。——这更值得我们深思与关注!
王 党 院 2005年10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