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一场大火险些毁掉上海沪工。
两年后,我们看到的是更加振兴奋发的沪工。
两年前,好像没有媒体跟踪报道过上海沪工遭遇火灾的消息,至少网上没有。
两年后,我们旧事重提,是发现沪工这个经历了半个多世纪风雨洗礼的企业,不仅有历史,更有文章可做。我们试图从上海沪工这个经得住生死攸关考验的团队身上,找到一些让人反思的东西。
众所周知,上海沪工在中国焊接切割行业,是个不错的品牌。本站记者在07年的秋天,拜访了沪工销售公司总经理王迪彪先生,并参观了沪工的生产基地。通过交流时王总以及他的两个助手对沪工的感情流露,我们基本了解了沪工团队的精神所在。
如果不是王迪彪先生在带领我们参观完沪工干净有序的生产基地后,在他们的行政办公楼拿出当年火灾的记录照片册来回忆,记者从现在的生产基地上,根本找不到一点沪工曾经遭遇大规模火灾的痕迹了。但记者却发现,在沪工人的心里,大家都牢记着那个教训,专门将那段让人揪心的历史照片归集成册重点保护,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这是一支善于总结的队伍,能够战胜那么大的困难,同样应该是一支具有战斗力的队伍。
两年前,也是金秋十月,沪工大批出口产品及重要的生产车间遭受火灾,一批重要的出口产品被焚毁。当时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这场大火有可能将沪工毁灭或大伤元气。然而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众志成城的沪工人艰苦奋斗,克服困难,主动加班加点,以厂为家,终于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国内外客户的订单,将火灾造成的损失减小到了最小程度!
沪工没有被这场火灾打垮,但教训惨痛。痛定思痛,我们终于在沪工找到了一些可以让人反思的东西:
首先,完善敬业忠诚的团队。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人、财、物。这三个元素中,人是基础和前提,没有人力资源的供给和支援,其他两个元素好比空中楼阁,毫无意义。当企业中的人具备敬业、忠诚、相对高的素质时,无论企业遇到什么困难,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沪工之所以在火灾中没有沉沦,就是因为它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团队。培养优秀团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上海沪工有“员工以沪工为家,沪工把员工当家人”的传统。因此,当“家里”遇到突发事件后,每一个员工都愿意挺身而出,团结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攻克难关。
第二,培养自我完善自我总结的精神。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除了建设敬业忠诚的团队外,还应该具备自我完善自我总结的精神。学会取长补短,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总结不断提升自己在行业内的定位。沪工正是从遭遇火灾的事件中发现自己管理上的漏洞,然后逐步查漏补缺,改善以前的管理模式,有效减少纰漏,从而使企业内部的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以此推进企业的高速、安全发展。沪工近年来的不俗表现,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小到员工,大到企业,忧患意识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很多企业在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中,都忽略了潜在的危机,一旦企业内部发生突发事件,便会措手不及。不客气地说,沪工曾经也多多少少有一点。经过这次火灾,沪工人开始全面细致地开展安全防患措施,防患于未然。更可贵的是,沪工人将这种危机感延伸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不仅仅局限于“天灾”,还有更多:比如市场危机,人力资源危机等等。沪工能在行业内立于不败之地,与他们的忧患意识是分不开的。
沪工经历火灾后重获新生并发展壮大的事实,给了我们很多启迪,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企业,我们难免会遭遇各种考验。面对各种各样的考验,我们是否能像沪工人一样从容面对,挺过难关并在以后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我们需要经常反思!
销售公司总经理王迪彪及其助手
大火无情,烧掉了沪工大批出口的机器
沪工员工痛心地收拾焚后的废墟
如今的操作车间宽敞明亮
员工工作有条不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