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21世纪对话清华大学朱志明教授 20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焊接学科及学术研究已经颇有成就和影响力,由我国焊接事业奠基人之一潘际銮院士领军,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工作者。
朱志明,现清华大学先进成形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进入清华大学焊接专业学习,1986年,读研究生期间,开始从事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至今20余载,同时也是较早一批见证和参与逆变焊机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之一。
朱教授回忆:上世纪70年代后期,应国家发展需要,由潘际銮院士带头,采用可控硅研制出了400Hz逆变焊机,应该说,在当时,这种理念是非常先进和超前的,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也做出了几台样机,在北京的某工厂进行了应用,成效不错,可惜没有坚持下来;到了80年代初期,国内逆变焊接市场开始萌芽,清华大学又重新回到逆变焊机研发领域,并在学术和产品的研发上获得了新的突破,多项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并获得了教育部颁发的科技进步奖。在这个阶段,朱教授也开始真正参与到了研究工作中,研发过一些焊接逆变电源,其中,研发的中小功率场效应管逆变焊机,在现在的许多场效应管小型逆变焊机中,还有当年的一些痕迹,而后他还参与和主持研究了多种硬开关、软开关和数字化控制的大功率焊接逆变电源,接触和参与开发过焊接工程应用软件,直到现在,他一直还在不停地做研究、做实验……
今天,我们回归学术,对话朱志明教授,从学术的角度,来漫谈行业的发展。
产学研症结——正视矛盾,寻找对策
产学研概念的提出,从大思路上来说,没有问题,但在具体落实和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一方面是,企业和科研单位的目标不趋同,存在一定的差异。科研单位的研发工作主要是以知识和技术成果为导向,重在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关注产品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但对具体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规范化,甚至是成本,关注不是非常充分;而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追求的是将科研成果直接产品化,它们希望科研单位研发提供完全可靠的产品技术,能够直接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产品生产,并投放市场,获得市场份额和利润。企业对科研单位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要求,在新产品的前期研发中目前来看还可以实现,但是要作为产品长期使用,作为一个定型产品生产和销售出去,可能就不是科研单位的优势和特长了,而是企业的优势,也应该是企业需要关注的问题;第二是信息沟通和交流问题,科研单位存在与企业接触的比较少,不够深入,与用户接触的就更少的问题,对企业和用户的某些具体要求缺少直接的体验,在没有充分了解企业、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可能在研发产品的某些方面就会出现与企业的要求和期望没有完全结合到一起的问题,从而可能导致研发出来的产品虽然理念上很好,但是实用性并不是非常令人满意的问题,这必然导致投入后没有理想的产值,进而导致企业与研究单位的合作也就不能坚持长久,而如果双方加强沟通,思想和行为逐渐统一,长期合作一段时间后,科研成果的效益就容易凸显出来。
对于这一现实问题,朱教授也谈了谈他对产学研这条道路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几点意见:第一,企业应该有长远的发展眼光,要拿出充足的资金用于支持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企业领导团队的思想和理念非常重要和关键,不应该急功近利,要有长远的发展理念,持之以恒的产学研合作,必然会带来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和长期的发展和增长效益,特别是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的龙头企业;第二,科研单位要充分理解企业的愿望和要求,尽力贴近生产实际,满足企业对产品的技术和应用需求,抱着为企业带来切实的技术支撑和发展动力的思想与企业进行合作。为此,企业和科研单位之间应加强沟通交流,逐渐找到双方各自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第三,行业组织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能在国家层面,结合行业的发展方向,在重点和龙头企业立项,提供重点支持和技术扶持;而目前来看,行业组织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行业组织——发挥空间大
行业组织作为民间的一种松散组织,其存在有着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如加强行业同仁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感情;组织各种展览、展销等活动,沟通产销渠道,促进国内外的交流和商贸活动等等,然而,行业组织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还有很多可发挥的空间。
第一,行业组织能否对行业的发展做出一些具体的规划,比如焊接行业的中期、长远规划,重点是什么,发展方向是什么,能否通过专家论证,组织成一个联盟团队,以更好地指导和开展相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其次,行业组织能否和相关主管部门直接对话,相关部门能否给这些行业组织一些授权,能够让他们可以放手去做,能够根据行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组织行业集中去攻克某个项目和关键技术,做出一些引领行业发展的新成绩,这样可能对行业的发展具有更大的意义和价值;第三,行业组织一般都是挂靠在某个部门,它可能没有权利立项,也没有权利制定这个行业发展的方向,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也需要相关主管部门发挥行业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为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第四,行业组织的支持力度和重点应该有所倾斜,,比如焊接在船舶行业起的作用非常大,在机械、电力等行业,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焊接协会能否联合这些行业协会,对相关技术和发展方向给予重点发展和支持。总之,希望行业协会能发挥更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否则,长此以往,可能会消弱行业协会这种民间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虽然这个行业还会继续发展,但是它可能会出现无序,走很多弯路,给行业的发展和社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经济危机——挖掘企业亮点,做专,做精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已有三年时间之久,可如今看来,这次危机的余波对于我们的考验才刚刚开始,焊接企业也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对此,笔者也请朱教授对焊接企业提出一些建议:首先,目前行业内,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产品质量层次不齐,许多企业没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一些小微企业,因此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企业自己的特色产品,并且有自己独有的企业理念、文化;其次,产品应该做的再精一点,性能上更完善一些,质量上更强化一些。由于现在企业缺乏技术动力,产品技术含量低,只看重短期利益,在技术、人力方面投入力度不大,久而久之,企业的竞争力也会降低,甚至在行业内难以存在和立足。
根据目前焊接行业的发展现状,朱教授认为:现在行业内比较混乱,很多小微企业,年产值仅有几百万,甚至只有几十万,而且缺乏一定的核心技术,产品常年没有本质变化,只是依靠一点原有的资本和资源,艰难地生存;从行业整体趋势来看,如果不进行技术创新和突破,很多小微企业将会面临被逐步淘汰的风险,而一些较大的企业,虽然做的比较专、比较精,针对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也将会面对新一轮的挑战。
焊接行业内,像朱志明教授这样的科研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是又一类群体。他们在科研岗位上,挥洒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沿力量,同时,他们对行业的发展也倾注着更多的关心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