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盛产林蛙,适逢林蛙丰收,恰巧去白山市出差,路边买了两斤回来孝敬父母。看着活蹦乱跳的林蛙,想起“水煮青蛙”的哲学故事。
“水煮青蛙”来源于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一个实验。科学家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科学家用“温水煮蛙”说明的是:由于对渐变的适应性和习惯性,失去戒备而招灾的道理。突而其来的大敌当前往往让人做出意想不到的防御效果,然而面对安逸满意的环境往往会产生不拘小节的松懈,也是最致命的松懈,到死都还不知何故。我很认同这个理论,并一直对这个实验深信不疑。
我突发奇想,何不自己做个实验验证一下。于是找来容器做起试验。
其实青蛙在没煮的时候也在拼命的向外跳,跳着跳着,也许是累了,也许是适应环境了,于是跳的频率越来越少了。看来开始实验的时机已成熟。于是依据故事中所述,按图索骥,用温火慢慢煮,当水温升高时,青蛙越来越活跃,以致拼命想跳出容器,直至生命终止前一秒钟也未放弃挣扎。这与我们耳熟能详的“煮青蛙”实验完全不一样。是否我加热过快?经过几次调小火焰,使水温上升更慢,反复试验,但结果都是相同的——与康奈大学的实验截然相反。我又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水中。结果又令我很失望了。青蛙只蹬了一下腿,就一命呜呼了。
也许这个实验过于残忍,但实验彻底打碎了我坚信多年的“煮青蛙理论”,记得我也曾给无数人讲过这个理论。看来,我被西方理论忽悠了,许多年来,我同样忽悠了更多的人。
眼见为实,值得反思,这些年所学许许多多西方理论有多少是确凿的事实?或者是某些理论的噱头?
我们曾经深信不疑的西方管理思想有多少值得论证?
记得我大学的毕业论文是“论以人为本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走上工作岗位后以此理论为管理座右铭执着多年。但看到许许多多企业靠“狼性文化”得以快速发展壮大后,我开始动摇“以人为本”的理论是否适合于中国企业?
直到看到无数的企业壮大,又有无数企业倒下,身边许许多多鲜活的例子才让我明白,原来这些理论没有对错之分,只能说是否适合。
假如一个企业看到所崇拜的企业大搞人性管理取得成效,于是也在公司上下提倡人性管理,以人为本。时隔不久,该企业老板参加了“某某卓越领导学习班”,学习了“狼性管理”。在讲师的感染下,认为华为之所以成功,完全取决于“狼性管理”。于是在自己的企业开始大搞“狼性”。刚刚被“人性”的员工又被“狼性”,企业可禁不起这种折腾,员工刚刚泡在温水里,又扔进冰水,少则感冒,多则大病。于是老板又会抱怨“执行力”……
任何一种理论没有是非对错之分,成功的经验只能供我们参考,只有失败的教训才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具体采取哪种理论要结合企业发展历史,所处阶段,文化基础,人力资源,外部环境等等一系列实际情况而定,是系统理论。否则,不是随便一个人读两本好书,就能够把企业管理的井井有条了?管理没有那么简单,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试想一个企业在人心浮躁,军心涣散的情况下大搞“狼性”,结果会如何?
同样,管理是科学也是哲学,科学是无国界的,但哲学是要与文化相匹配,要不怎么会有美国式管理,日本式管理之说?这两种管理原则就有着截然的不同。我们应该更趋向于哪种管理方式呢?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在当今中国民营企业好像不合时宜。但美国的自由化,突出自我,也不是我们想要的管理模式。
因此所有的照搬都不足可取,制度一定要“内生”。要根据土壤选择合适的种苗及肥料,才能硕果累累。
也许我煮的是中国青蛙,也许所煮青蛙为“林蛙”,不可代表所有青蛙。但仅以此引发思考,反思传统思想,检讨拿来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