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信中国人民群众追求富裕的强大内在力量
这是中国经济有韧劲、有回旋余地的核心原因。 中国人追求富裕的原动力依然极强,按照克强总理披露的数据,中国有 6 亿人月均收入才 1000 元,同时,中国有将近 10 亿人没坐过飞机、没喝过星巴克,中国交个税的人约 8 千多万人,这意味着中国只有 8 千多万人的月收入高于 5000 元 / 月的个税起征点,中国还有 13 亿多人月收入低于 5000 元。 共同富裕既是中国政府的执政目标,更是巨大的市场动力来源,我相信中国人民群众的韧劲和致富的强烈愿望,这仍是中国经济的底盘。 由此延展出一个巨大的商业逻辑或者机会,现在叫消费分级,但换一个维度来看,这其实也是低收入人群的 " 消费升级 "。 我一直坚持认为,中国****的机会是为庞大的中低收入人群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未来二十年这都将是巨大的商业机会。除了少数品类和品牌以外,多数品类和品牌都应该形成在低定倍率下生存和盈利的能力。很多服装品牌习惯在百货商场实现 6-10 倍的定倍率,现在在抖音、快手的直播间里可能是 3 倍定倍率,未来有更多的企业在低定倍率下生存和盈利,这是中国企业巨大的商业机会。 就像瑞幸咖啡,刚刚披露了去年和一季度的财报,虽然两年前前实控人暴发了惊人的财务造假事件,但在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之下却实现了强劲增长,与此同时,星巴克(中国)在同期单店显著下降。 星巴克一杯拿铁咖啡是 38 元甚至更高,而瑞幸一杯咖啡均价大概在 16 元。16 元对 38 元,瑞幸咖啡更通过椰云、生椰拿铁等创新性爆款产品,还有谷爱凌超人气的偶像代言获得了巨大流量,但他只卖 16 元 / 杯,你说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会选择谁? 这种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未来在各个领域都会诞生巨大的商业机会。 请大家记住这个发展趋势,在低定倍率下的生存和盈利的能力,不仅要能活下来还得要盈利,就要求你在商业模式、产品设计、业务逻辑、销售通路的打造、营销各个方面都要有根本性变化和创新。 不仅在消费品领域是如此,在消费服务、工业品、专业服务等各个发展方向上都将是如此。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商业机会,为这群体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本质其实是 " 消费升级 "。
2、科技创新是未来数十年最为确定的重大机遇
希望各位企业家创业者更加坚定地走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因为科技创新需要耐得住寂寞,科技创新要有一个投入过程。中国研究研发的投入越来越巨大,在中美博弈背景之下,中国在碳中和、芯片半导体、航空航天、军工和军民融合、医疗健康、元宇宙等等科技创新领域会迎来实业市场和资本市场双重发展机遇。 医疗健康,毫无疑问是老龄化****的收入场景,随着中国老龄化持续加剧,医疗健康产业一定是常青产业,巨大的投入刚刚开始。 从碳中和、专精特新、元宇宙各个领域来看,都可以看到巨大的创新机会,这些领域都是盛景直投的重点,即使在疫情这么紧张和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坚定地投资,投资科技创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认为不变的就是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必将带来革命性的创造客户价值和革命性地降低成本的双重价值,我们会坚定不移在科技创新方向进行投资和投入。 同样,对于各位企业家创业者来讲,让自己的企业逐步升级为技术驱动型企业是不变的一个趋势。 而科学家创业也正在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特征,创新与资本正在形成更多的正循环。
3、产业数字化是中国庞大存量经济向高质量增长转型的国家解决方案
中国各行各业都存在产业数字化的机会,它将根本性解决各行各业极为严重的错配和浪费。产业数字化将重构中国 100 万亿 gdp,重构各行各业的竞争格局。 如果你问我中国经济今天****的问题是什么,就是错配和浪费。如果你问我中国企业立刻就能把握的****机会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运用产业互联网、产业数字化解决产业链中巨大的错配和浪费问题。 现在疫情下大家关注囤菜、囤水果,中国水果和蔬菜的损耗率大约在 20%-30%,欧美国家只有 5%,15-25% 的损耗差别,对中国这个庞大的中国意味着多大的损失? 中国每年大概 1.3 亿吨蔬菜和 1200 万吨水果在运输当中被损耗掉,如此庞大的浪费量够 2 亿人的基本营养需求,中国每年还要浪费 700 亿斤粮食,所以你看到中国各个产业的浪费和损耗是多么巨大。 盛景和大家一直分享的产业数字化典型案例,就是日本 7-11 便利店连锁。 日本 7-11 案例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它是未来中国走向高质量增长的一个重要参考。我们总说日本经济失去了三十年,但你发现日本 GDP 虽不增长了,但日本老百姓日子过得很好,日本企业的风险承受力也很强。 为什么在中国企业感觉没什么利润?为什么员工感觉收入没上去?归根结底是产业链中间存在巨大的浪费和错配,这是中国企业立刻就可以实现的巨大商业价值再造。 日本 7-11 整合了 163 个物流机构,180 家工厂,面向 2 万家零售店,每家门店从每天送货 70 次降低到 9 次。过去一个小店要送 70 趟货物,你想想这 70 趟送货是多大的碳排放?员工接货、摆货,工作量也很大。日本 7-11 通过物流和仓储集约化、数字化,让送货从 70 次变成了 9 次,这就是革命性地将错配和浪费降到极致的典型例证,它构建的是一个 " 低摩擦 " 的甚至 " 零摩擦 " 的赋能型产业共同体,八千人带动 40 万人就业,产业共同体一年的经营收入达到了 3000 多亿。 日本 7-11 与门店按毛利分成,是典型的产业互联网的公司。7-11 加盟门店的商品毛利率约 32%,但 7-11 公司毛利率达到 93%,年净利润 111 亿人民币。 华为去年净利润是 1100 亿人民币,20 万员工,其中一半利润来自于出售荣耀手机的投资性收益,华为每年常态的净利润约 600 亿。而这一个看着不起眼的便利店连锁,日本 7-11 的利润是中国乃至全球高科技龙头企业华为的 1/6,但日本 7-11 只有约 8000 名员工,人均净利润达到 120 万元人民币,这个数字超过了阿里巴巴和华为。 所以我把赋能型产业共同体称之为大众创业的******解决方案,大众创业、共同富裕需要有赋能者服务和赋能中国约 600 万家夫妻老婆店。 我认为有进取心的企业都要从自营走向赋能、走向产业互联网、走向赋能型产业共同体,解决全产业链的错配和浪费问题。如果是小微企业,就应该投入到某个产业共同体当中,扮演好 " 神经末梢 " 的角色。当把产业链中的错配和浪费革命性减除下来,再进行利益分配就简单了。
4、中国庞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将长期存在
中国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将长期存在,中国住宅房地产已经见顶,但是中国基础设施的建设空间依然非常巨大,大型饮水灌溉、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等,传统基建补短板还有很多欠账要还。 再就是科技新基建接棒,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未来的元宇宙等等。从各种数据来看,中国新基建投资计划, " 十四五 " 规划指出全国投资规模会达到 15 万亿。 一个国家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要超前的,就像我们过去修路,你过去觉得这个路有必要修这么宽吗?现在你发现路已经堵了,路修窄了,所以,中国无论是在传统基建补短板还是科技新基建接棒方面依然有巨大的空间,这就意味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我们在投一个新能源项目的时候,创业者介绍说国家给南方电网下达的任务是一年之内停电不能超过 1 分钟,但是美国现在平均停电是 8 小时,甚至很多地方停电是 30 小时,对中国来讲,为了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企业经营更有竞争力,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将持续推进。 马斯克发布了庞大的星链和星舰投资计划,计划发射 4.2 万颗卫星,星舰至少要建 1000 艘,120 米长高的庞然大物,能承载 100 人,既可以到火星星际旅行,也可以在地球上跨城市飞行,这都是非常巨大的投资计划。中国必须去跟进,甚至抗衡马斯克的星际战略。 综合起来看,因为有科技新基建的接棒,有传统基础设施补短板,我认为中国庞大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将长期存在巨大的商业机会。
5、中国在从全球化受益者演进为全球化推动者
毫无疑问,近年来中国品牌正在通过跨境电商实现从多层批发贸易走向 DTC 直达消费者的全球性消费品牌,从 " 全球工厂 " 走向 " 全球品牌 "。过去我们总讲 ZARA 多么牛,现在 SheIn 千亿美金估值,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过了 ZARA,甚至在一个周期里它在美国下载量都超过了亚马逊。跨境电商将推动中国品牌的利润和长期价值出现质的提高。 同时要强调的是,中国的工业领域、服务贸易领域都会逐步实现全球化,中国将会从一个全球化的受益者演化为全球化的推动者,掌握全球的主动权。同时,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必将进一步带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不是我们规划出来的,而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所推动和带动的。 随着中国品牌的掌控力显著增强,无论对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资本市场价值都会得到根本性提高。我认为中国全球化刚刚开始,潜力无穷,虽然全球正在出现逆全球化的某些现象。
6、中国资本市场将再现美国新经济财富创造的新模式
美国新经济财富创造是一个可再现的模式,而不仅仅是一个个案。 中国 GDP 现在大概是 18 万亿美金,美国的 GDP 现在约 24 万亿美金,美国的股票市值大约 40 万亿美金,中国资本市场市值约 10 万亿美金,如果中国 GDP 在未来得 5-10 年达到甚至超过美国,我们假设,中国资本市场的总市值应该与美国资本市场市值接近,那么,中国资本市场总市值应有超 3 倍的增长空间,所创造的市值财富将会达到上百万亿。 中国居民房地产财富总值约 476 万亿人民币,这还仅仅只算了居民房地产财富。未来中国主要的财富增长动力会源来自于资本市场,即权益性市场,而不是房地产市场。 在这其中,新经济创投行业,未来十年,保守估计约 10 万亿投资,推动中国新经济 GDP 实现约 30 万亿增量,即每 1 元新经济投资带来新经济 GDP 增长 3 元,同时能大量解决高质量的就业,最终可以产生 100 万亿的资本市场新经济市值。 新经济资本市场新增市值,这将是中国未来****的增量财富来源。 无论 GDP 层面,实业层面还是资本市场财富层面,大家怎么把握这样的历史性的机会值得每个人思考。 最后,坚定的信心来自于坚定的希望,围绕这六大机会,可能未来还有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个重大机会,你认为这些机会能不能成立?如果成立,你怎么参与其中?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从我的内心角度来来讲,我是非常坚定地相信这六个甚至更多重大机会值得我们为之去长期奋斗,成为一位长期主义者,分享 " 中国顺风 " 所带来的未来巨大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