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1日,北京市科委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北京中电华强组织开展了对“中厚板空间轨迹焊接机器人装备”课题的终验收。
此次验收评审的专家组由5人组成:清华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及自动化研究所所长都东教授、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李敏贤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所长高峻岭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系副主任解仑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苏中教授。
在验收会上,专家们先后听取了该课题的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审阅了测试报告及财务审计报告,到现场实际考察了设备、焊接试件,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质询。
专家们对该课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该课题通过工艺试验总结出焊道排布特征规律,继而对相贯线焊道进行特征建模,编制多层多道焊焊道排布核心软件,包括焊接顺序规划、排布类型规划、排布图形选择以及仿真执行等模块,自动生成机器人的执行控制程序,进行空间轨迹多层多道焊接,实现了离线编程,取代了原有的繁琐的示教焊接方式。焊接过程中,机器人利用了电弧跟踪技术进行纠偏,大大缩短了焊前准备时间。最终研制的中厚板空间轨迹焊接机器人装备,连续焊接了与生产现场条件相仿的多种规格模拟件,每个接头的焊缝成型良好,具有十分一致性。课题突破了中厚板空间轨迹焊缝机器人焊接的技术瓶颈,具有创新性,其水平属国内领先。目前,国际上也没有看到通过离线编程,机器人能连续焊接20层120道的报道。
专家认为:在锅炉及压力容器制造业中,焊接机器人的应用尚属空白,课题研制的焊接机器人成套装备,满足了该行业中厚板复杂工件自动焊接的需求,并可扩展到重型装备制造业,将为我国制造业提供先进技术和装备,具有的深远的意义及广阔的市场前景。
生产力促进中心总工程师高谦研究员对课题评审进行了总结,对中电华强的工作给予较高的评价,希望中电华强能早日把“中厚板空间轨迹焊接机器人装备”课题产业化,并转化成公司的主导产品,扩大经济效益。高总还明确表示,对今后的产业化工作,科委将继续给予支持。
中电华强领导当即表示,课题能在短期内研发成功,进一步证实了产、学、研三结合政策的正确,今后将尽全力,推动该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工作,以优异的产品销售业绩,回报市科委及专家对中电华强公司的信任和支持,为北京市的发展及我国大型结构件的自动化焊接技术创新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