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我国发展较好的一些焊接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产品技术研发的重要性,而且都在进行不同规模的投入……
中国在逐步向世界制造基地的格局转换,制造的过程很多环节要用到焊接切割技术,所以中国的焊接市场在扩大,整个焊接行业在迅速发展。但是,这些繁荣是不是理想、持续的?具体到我国一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尤其是焊接行业一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中国怎样去承载未来世界焊接行业发展的重心?等等,的确让人深思。
随着1989年11月柏林墙的倒塌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建立,开放源代码、外包、离岸生产、供应链和互联网、搜索技术等已经将世界变成了一个整体,世界越来越平坦化,任何企业、组织甚至个人都将参与到全球整合的业务环境中。
中国企业怎样才能在整合中,向着更高、更多元化的价值链上提升,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创新者”?焊接企业怎样才能造出自己有特色的产品,从而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与国外企业一争高下?何总给我的启示是:企业联合,校企合作,与国共赢。
有例可循
在2005年,美国底特律中华商会会长伍耿新就曾呼吁“希望国内自主开发企业联合起来,单打独斗地走路更艰苦。”企业之间联合进行技术开发将大大降低开发成本、投资风险以及科技攻关的难度,实现资源共享。
在国外,企业间联合开发的例子屡见不鲜。
2001年5月日本30家企业联合设立研究会,着手开发一种新型燃料电池,这种电池将采用萘烷为原料向电池供应氢气。
2002年5月10家日本企业决定联合开发用于下一代半导体的新型芯片,以加强日本电子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日本电气公司、日立公司、三菱电机公司、富士通公司和东芝家用电器公司均参与其中。
2002年10月,通用和福特两大汽车公司宣布他们共同开发一种用于四轮驱动车辆的六速自动变速箱。2006年福特Edge率先应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这个项目帮助这两个拼得"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节省了上亿美元的开发费用。
2006年10月16日新华社报道本鹿岛公司等3家企业联合开发出使用寿命可达1万年的新型混凝土。
2008年6月4日上海电气集团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在闭幕的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风能展览会上,推出了1.25MW和2MW两款大型风机。2MW大功率风机是由上海电气集团与德国艾罗迪公司联合开发的,****风轮直径达到93米,是国内目前****单机容量风机,受到来自东南亚、欧洲、美洲的投资商强烈关注。
企业联合
我国许多企业效益不高,缺乏竞争力,结构不合理。绝大部分的核心技术或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仍然控制在少数几家外国公司手中,实际上我国许多高技术产业,只不过是一个国外产品的组装车间,关键技术必须从国外进口,受制于人。模仿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也很难避免遭到淘汰的命运。所以,企业又都想开发新技术,但自主开发资金投入非常大,风险相当高。各企业单独来搞又使投资分散,而且每个企业的技术力量有限,会延误开发时间,很难达到理想状态。
企业成立联合技术开发机构,不仅能组建一个谈判平台,获得关键技术,还能分摊技术引进的成本,使得各家企业不至于造成资源浪费。购买之后,再由各家企业携手联合攻关,攻克这项技术,实现自主生产。
何总说:“我们其实也很惶恐,一方面觉得自己进步了很自豪,反过来我们也感到压力大。现在是要从全球的角度来考虑,我们的数控专机好像谁都有,但是人家国外已经是水刀切割机,激光、等离子;我们是卖铁,真的是卖铁,钱都被国外赚去了。我以前说过彩电,5年前一个报道说我们中国所有的彩电企业加起来赚的钱都没有索尼一家在我们中国赚的钱多,这就是人家的实力,它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在里面,我们必须非常清楚这点。”
“我们焊接行业要与时俱进,还要有一些新的销售思路。现在我们的技术,比方数字化,在其他一些行业是属于大路货了,比如在电视机行业,在相机这种规模比较大的行业。我们现在的差距不是说国内自己在斗,不是说我比你强就可以,现在是全球竞争,你应该感到中国的压力,而不是说我自己超过你就可以了。我的观点是说我们几家有一定实力的企业联合开发,最终技术大家都拥有。日本就是这样做的,日本有些企业就是联合攻关,联合和大学科研机构合作。现在我国是我也在搞,你也在搞,重复建设。以前计划经济时代我们也是联合开发,聚国家之力来开发,最后的成果每个企业还是不一样。你的公关能力,品牌整合能力,市场能力,管理能力,还有你的财力,与你的各种能力都有关,但是核心技术你是有的。”
校企合作
今天,企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及其成果向商品生产的转化速度。如果一个企业拥有一项独特的产品或技术,那么它的核心竞争力将会显著增强,效益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因此,企业如能借助高校得天独厚的科研技术优势,那对企业的设备改造、技术革新、工艺改进及产品的开发都将是十分有益的。
我国的几个焊接相关的研究所在改制企业化之后,现状不是很乐观。不少院校甚至去掉了焊接专业,这就是我国的现状。
“现在我们这个行业人才少,好多企业都在跟学校谈合作研发,学校也没有几家具备这个能力的,所以我们要搞联合开发,联合几个大学来开发现在国际上领先的技术,开发完以后大家共享。比方说每个企业凑几个技术人员,几个大学比如说清华大学、交大等,大家联合开发,代表中国的。企业比方说奥泰,时代、或者说我们、瑞凌,大家来加入开发,每个企业都要出钱出人,开发成功以后大家共享。但是最后的市场不见得大家都一样,不一定,因为它还有一个品牌、销售,造型、工艺、质量的问题。”
与国共赢
英国著名学者费里曼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公共和私有部门组成的组织和制度网络,其活动是为了创造、扩散和使用新的知识和技术,其中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是这一系统中最重要的要素。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中明确指出,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之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鼓励高校与企业进行全面合作, 以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科技合作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会对我们国家创新体系的成败产生影响。高校与企业分别拥有各自的技术优势、设备优势、人才优势、市场优势和信息优势,因此理论上双方的科技合作过程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企业已在众多行业与国际企业有过交锋,有些企业正依循长跑理论所描述的"起跑慢、中途赶、终点超"的轨迹而发展运行,诸如家电业的海尔、美的、长虹、创维,PC业的联想、方正,IT通信产业的华为、中兴,无不如此。
“只有大家同一个层面的企业都来开放地合作,我们国家的焊接产品才能在世界市场上真正立足。”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谁也无法避免被卷入竞争的浪潮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与其逃避等待被淘汰,不如主动出击勇敢应战。
5.12汶川地震的灾难,让更多的中国人众志成城;奥运火炬传递在国外被阻扰,却让更多的华人更加团结;美元的贬值给中国的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我们必须以更好的心态去迎接各种新的挑战。
我们期待中国能够早日在日益变平的世界中成长壮大,我们也期待中国焊接行业能够早日联手开发出拥有自己核心技术的高新产品,从而去承载未来世界焊接行业发展的重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