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北京嘉克新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振英博士 2011“嘉克杯”焊接技术国际交流之旅活动是北京嘉克新兴科技有限公司继连续三年来举办系列国际技术交流活动的延续,本站也一直在关注此事的进展。近期本站记者采访到嘉克公司董事长刘振英博士,请他谈了“嘉克杯”交流活动及耐磨堆焊行业的一些情况。
刘振英博士与乌克兰焊接协会会长在捷克的钢结构工厂 焊接21世纪网记者:2011年的“嘉克杯”焊接技术国际交流之旅活动目前进展如何?与以往的活动有何不同?
刘振英:2011年“嘉克杯”焊接技术国际交流之旅内容比以往更丰富,除焊工比赛外,还有参加德国DVS焊接论坛,参观德国******焊接比赛、展会以及德国大众等世界知名汽车制造车间。应该说整个行程内容很丰富,安排很紧凑,对提升中国工程师和焊工的视野及技能水平是有帮助的。
这次出国的主体还是以央企为主,如中石油集团、中国南车集团、中国铝业集团、国电集团等,他们对这个活动都比较重视,不仅派出了焊工参赛,而且派出了工程师去听国际焊接论坛的报告,有的还有论文要发表。目前出国人员初步是三四十人,报名已处于收尾阶段,马上就要组队办理出国手续。
焊接21世纪网记者:您参与和组织这么多次的国际交流活动,能否就国内外焊接水平方面的差异作一下评价?
刘振英:在焊接技术水平方面,国内外还是有些差别的,更多的体现在装备、材料和工艺水平上。从外观到质量,国内焊工的水平并不低,但是整体的装备水平、自动化程度和国外还是有很大差别,比如国外大量运用生产线,大量使用机器人焊接,不像中国这样追求“人海战术”。中国的制造业这几年在突飞猛进,进步很大,中国焊工的手工操作水平也很高,但是在机器人的应用和流水线的操作方面目前还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有望跟发达国家看齐。
从整体技术水准上,国际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还是要高出中国一筹的。德国对质量的概念是“要做到你能做到的最好”,其质量是没有上限的。当然现在他们也有一些改变,达到“符合客户要求”,但其质量水准总体还是最值得中国学习的。
除此之外,我认为国内外在观念上也有一定的差别。比如,国外比赛时一般确定一个出题范围,现场通过抽签决定试题,最后看焊工的技能基础和临场发挥,他们更注重年轻人的培养、注重技能的培养。而国内的比赛经常是固定考题、试卷和焊接方法,甚至设备、材料事先都是明确的。
我们希望通过几次比赛下来后引导国内的比赛向这个方向发展,包括明年的比赛,我们计划明年在北京的比赛要设置几个专项组,分别按各参赛国的不同规则和评判标准,所有队除参加中国组的比赛外,再通过抽签选择其它国的某一个组的比赛。可以先透露一下,明年在北京的比赛将有机器人参与,观众将有机会看到精彩的“人机大战”。
焊接21世纪网记者:您能否介绍一下耐磨堆焊行业的国内外情况,它的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刘振英:说到堆焊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耐磨堆焊却是最近10年才发展起来的,因为以前的耐磨件高铬铸铁材质的比较多,其可焊性非常差,按照传统的焊接方法是不可焊的。嘉克最早做耐磨堆焊时是承担了很大风险的,因为首先这是一个概念推广的过程——耐磨堆焊是在改变了绝大多数人,包括整个行业、整个用户所认为的“高铬铸铁不能堆焊”的理念之后才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最近两三年才为更多的社会层面所接受。但这个行业毕竟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多的技术、行业问题、大家的认识问题、理论问题还存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研发,才能使这个行业健康发展。
作为致力于发展耐磨堆焊行业的一员,我们认为它的空间是非常大的,但是哪个行业有多大潜力、发展快和慢,这都是相对而言的。如果堆焊技术能够发展比较快,走在前面,那它就会占领很多领域,但如果这些领域被铸造、陶瓷等等其它的工艺或者材料所代替,堆焊这个行业就会被抑制,所以这将是一个竞争发展的过程。其发展潜力在于堆焊行业的全体同仁的创造水平以及努力程度。
与国外耐磨堆焊行业相比,可能美国发展要更早一些,但也不是早得太多。即使前几年国外的技术可能相对成熟一些,但毕竟目前中国的电力、水泥、冶金业的产能都是********,这也给予堆焊行业的发展带来机会。也就是说,因为国外成熟的技术所面对的应用场合没有中国这么复杂,所以没有碰到那么多的问题,而中国市场很大,碰到的问题跟中国的矿物质有关系,很有代表性,所以中国的发展跟国外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是有特色的。
|